近期,投资者从基金净值的恐高症,对基金分红的过度偏好等典型误区,演变成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对基金业绩排名不正确的认识与对待。投资者对基金业绩排名的不正确认识及对待主要体现在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短期排名的过度关注,由此导致基民投资行为的短视,投资者的这种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基金的操作。事实上,基金的业绩排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由于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梳理一下基金业绩的相关问题,以便我们去读懂基金的业绩,对基金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一点,我们需要了解影响基金业绩排名的因素:
首先,影响基金业绩排名的因素是基金业绩评价的方法问题:包括基金如何分类,比较基准如何选择,衡量的指标和方法,模型的选择等等。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如何去定义基金的业绩,我们如何去评价基金的业绩。多数机构对于这个问题并不统一,因此评价结果经常会有所出入。
其次是基金的投资风格,这里所说的投资风格既包括基金的类型,收益风险属性等基本属性,还包括基金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例如基金的资产和行业配置的策略以及选股的策略等等。这些在基金成立时,招募说明书上会有详细的描述。后期根据基金的投资组合的动态分析也能对基金的投资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投资风格并无好坏之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尤其是在特定的市场怀镜下,有些基金的投资风格可能更能适应市场,因此业绩表现较佳。
第三点就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偏好和投资能力。尽管基金契约对基金的投资风格有所限定,但基金管理人尤其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和投资能力会贯穿基金的整个投资过程,因而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当其他条件都差不多时,影响基金业绩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此。因此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尤其是投资能力理应成为我们考察的重点。基金经理投资偏好的考察主要通过对基金投资组合的连续跟踪来实现,包括对基金偏好什么风格的股票,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股票的换手率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是价值投资还,顺势而为,还是所谓价值投机;我们还需要利用一些数学模型来分析基金包括时机选择、个股选择、资产配置、行业配置等投资能力。当然基金或者说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时间里在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还需要看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
第四点就是市场环境。由于目前股票方向的基金占据了整个基金行业近90%的比重,因此股市的好坏就决定着多数基金的盈利情况。所谓市场环境,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股市属于牛市、熊市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震荡市。毫无疑问,市场环境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市场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业绩表现的基调。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不同的业绩评价方法产生较大的差异。举个例子,在大牛市中,一些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以及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主动性基金便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不一定是基金的投资能力更强;对于很多基金业绩的评价方法来说,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尽管基金评级同时考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但还是有很多基金评价方法在牛市中会更强调基金的收益,因此会出现一些依靠较为激进的投资风格取得较高回报的基金评级结果占有,但事实上基金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以上说的是影响基金业绩排名的几个基本要素,事实上,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尤其是短期的业绩。例如,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重仓股的一些重大事项(停复牌)、基金经理的变更等。总结起来,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但从长期来看,最重要的是上述四点,当业绩评价方法固定以后,最根本的就是后面三点。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面临更多的问题是看到基金的业绩排名时,应该如何去读懂这些数据,如何去分析基金业绩背后的故事。为此我们建议投资者从如下几点去考虑:
首先,投资者一定要看长期而不是只看短期。长期业绩才是基金投资能力的体现,它会把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对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等因素都反映出来,能够克服一些偶发因素对基金业绩的短暂影响,更能揭示基金的投资价值,因而更具投资参考性。去年6月29日S双汇的股改复牌,当日暴涨124.94%,这使得一些重仓该股的基金当日净值大幅增长,进而使得基金的近1个月回报率、3个月回报率甚至6个月的回报率排名都较为靠前。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基金业绩非常好,是一只非常好的基金,值得申购,则很可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事实上该基金有可能长期的业绩并不好,因为从长期来看,S双汇的复牌并没有给基金带来超额的回报,因为S双汇停牌时间超过1年,这期间大盘的涨幅超过了双汇复牌当日的涨幅。这就是说,双汇的复牌并未对基金的长期业绩产生特别的影响,因而如果我们参考基金的长期业绩就很难出现错误的判断。08年上半年有不少基金持有的股票如云天化、云南盐化、盐湖钾肥、长江电力等处于停牌当中,因而这些基金暂且躲过了不小的跌幅,这使得这些基金在上半年具备额外的优势,排名较为靠前,甚至战胜了号称中国最牛的基金;当然有的基金重仓股复牌,连续的跌停让基金净值短期损失惨重。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基金的业绩尤其是短期业绩有可能会受到一些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而被“美化”或者“丑化”,如果不做定性的分析,则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最后导致错误的决策。
其次,我们一定做到看收益也要看风险。正如前面所说,很多基金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突出是因为市场环境较好,基金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投资风格,实际上高收益的背后也蕴藏了较高的风险,一旦市场环境发生较大转变,基金如果仍采取很激进的风格,则会让基金面临较大的风险,出现巨亏则难以避免。
接下来我们要强调的是,我们看业绩更要看业绩的持续性。所谓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是说基金现在的业绩对基金未来的业绩具有一定的揭示作用,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如果基金具有较好的业绩持续性,现在好意味着将来也好,那我们自然要去买业绩好的基金。但事实是,中国基金业整体上并不具有良好的业绩持续性,因而会出现去年还排名靠前,今年就排在末尾。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单纯依靠业绩排名来选择基金,结果却很是失望的根本原因。但就单个基金而言,还是有少数基金具有相对强的业绩持续性,因而我们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去参考这些基金的历史业绩。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定要结合定性的分析来看待基金的业绩表现。基金上半年的业绩刚刚出炉,我们看到:由于市场单边向下,因而基金表现的好坏主要由基金的仓位水平来决定。这就是说,只要基金较年初大幅降低仓位,则可以显得非常抗跌,从而取得非常好的业绩排名。因此,客观地说,上半年的基金整体业绩跑赢大盘并没有显示出基金特别的优势。基金业绩之间的差异也不足以体现基金投资能力的差异,由于包括基金在内的多数投资者一致的悲观,股市向下的走势较为明确,因此基金要想取得比别人更好的业绩排名就只需跌得更少即可,此时就看谁跑得快,因此出现所谓基金砸盘现象也实属正常。
我们认为,过去两年的大牛市为基金攒了不少的知名度,却并未让我们对基金完全的信服。因为06、07年的大牛市,尽管基金回报惊人,但并未能战胜市场,受投资比例的限制和交易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仅有不到20只基金能跑赢沪深300指数478%的回报率。如果市场出现明显的下滑,所谓的熊市来临,基金要战胜市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此时绝对收益很难保证,投资者恐怕很难去选择基金,上半年基金发行的极端冷清便有点这种味道。那什么时候才是投资基金的好时候呢?什么时候才是应该去好好选择优质基金的时候呢?我们认为,在既不是大牛市、亦非大熊市,市场呈现一些结构性或者阶段性的投资机会时,基金作为专家理财的优势才更能充分的发挥,真正具有突出投资能力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才能更好的展现其风采。而当前就是这种时候,我们认为当前正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时候,更是投资者选择值得信任、投资能力突出的优质基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