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就是投资者定期(通常是每个月)投入固定金额(委托银行划账)购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方式,具有“长期投资摊低成本、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定时扣款省心省力”这三大独特优势。基金定投非常适合有远期财务规划的人,例如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但对于许多已经参加或者准备参加基金定投计划的投资者来说,还必须了解基金定投“四大误区”,以免定投操作不当遭受损失。
误区一:因恐惧而暂停.
基金投资首先必须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从1983年到2003年,美国的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率达10.3%,远远高出年均约5.6%的通货膨胀率。但是,当市场出现暂时下跌时,基金净值往往也会暂时地缩水,许多投资者因恐惧而在下跌时停止了定投(甚至赎回基金)。其实,投资者只要坚持基金定投,长期下来,平均成本自然会降低下来,从而无惧市场涨跌,最终获得不错的收益。
误区二:因上涨而赎回.
一些客户在定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基金净值上涨,担心市场反转而选择了中途赎回,其实这是与其初衷相违背的。事实上,许多人参加基金定投是由于个人没有能力判断市场涨跌,因此必须借助定投来分享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一旦因净值上涨而赎回,实际上就是人为对股市涨跌进行了判断,从而陷入了“短视投资”的陷阱。基金定投如同财富之旅上的长途列车,只有坐到终点(通常坚持5年以上),才有机会完成财富之旅。
误区三:选错定投品种.
一些投资者对基金类型和风险收益特征缺乏了解,以为所有类型的基金都能够定投。事实上,定投功能不是对所有的基金都适合,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一般较稳定,波动不大,定投没有优势。而股票型基金长期收益相对较高、波动较大,更加适合基金定投。
误区四:对未来现金需求估计不足.
许多投资者对自己未来的财务缺乏规划,尤其是对未来现金的需求估计不足,或者将过高比例的资金进行房地产、实业等投资,一旦现金流出现紧张,可能中断基金定投,从而遭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