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业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达业务 > 经纪业务 > 投资者教育 > 基础知识

返回上一步

基金投资常见的误区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08-11-07

a)             买低不买高: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净值高的基金风险大,未来上涨空间小,这种误区主要还是把基金当成股票,对基金的净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基金净值的高低要由很多因素来确定,如基金运作的时间,基金的投资风格、基金的类型、基金管理团队的水平、市场状况等。简单地说,净值低不应成为我们买基金的决定性理由,相反,在多数情形下,净值高的反而有可能更好。

b)             喜新厌旧:很多投资者出于对基金的不了解,只喜欢买新基金而不喜欢老基金,恐怕还是因为新基金都是1元/份,认为便宜,本质上和买低不买高类似。有极少数人把买新基金当成打新股,这是完全错误的。正如前面所说,新老基金各有优劣,相对说来,在行情看好的情况,选择一些运作时间较长,业绩优良的老基金可能更有把握。

c)             逢高减磅,高抛低吸:很多人在基金净值长到一定程度,出于对市场的担心而减低仓位,甚至想“高抛低吸”,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炒股思维,基金倡导长期投资,况且我国的股市正处于牛市阶段,因此你看到的高点在未来都不是最高点,很可能你在赎回后基金净值还在增长,等资金到帐后看到市场又创新高而不敢再进入,于是很可能踏空让自己的收益大打折扣。即使不是在牛市,在任何时候高抛低吸都不是那么好操作的,况且基金管理人本身会对市场做出判断,及时调整基金的仓位,苦累叫基金管理人去受吧!

d)             买跌不买涨,过度择时:基金的申购时机只能讲大原则,只要这个市场基本面没有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就没有必要过度去选择时机,尤其是梦想在一个最低点进入,如果照那种思路,很可能会出现基金净值都增长了20%以上,你还没有买,何苦呢?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能力把握时机,能判断出未来市场的走势,你可以选择一个低点进入,但是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还不如去投资收益有可能更高的一些品种,如股票、权证。

e)             过度关注市场,短视:很多人买了基金后就天天去关注它,净值涨了多少,跌了多少,自己的收益达到了多少,每天都去关注明天大盘会怎么走。还是那句话,基金本身讲究是长期投资,你本身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没有必要天天去关注基金和市场的短期表现,但定期如每个季度的检查是有必要的。

f)             完全根据基金排名来选择基金:基金的业绩排名只能反映基金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运作状况,排名首先要分类型和风格,只有同一类型和同一风格的基金比较才有意义;其次,要看长期排名,不能只看短期排名,基金短期的业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譬如:有的基金由于持有的股票股改完成复牌了,当日涨幅惊人,使得基金的净值以下增长很多,从而使得在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六个月的排名都较为靠前,但如果基金的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很可能在未来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总之,我们买基金买的是未来不是过去,而基金未来会表现如何不完全由过去的业绩决定,如果基金经理没有良好的个股选择、时机选择、资产配置、行业配置等能力,很可能即使它曾经很辉煌,但自从你买了之后表现却大跌眼镜。

g)             把长期投资当成简单持有:虽然我们强调基金要长期投资,但考虑到目前基金业绩分化严重,基金之间基金公司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如果你的基金在较长时间里,比如两三年都表现不好,则应该考虑换一只更好的,尤其是在基金的一些基本面放生较大变化时更是应该如此。

  • 上一篇:弱市挑选基金应过五关
  • 下一篇:投资者如何对待基金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