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式基金的认(申)购份额的确认问题上,存在两种计算方法:内扣法与外扣法。“内扣法”与“外扣法”的计算方法差别在于,一个用减法,另一个用除法。为方便起见,以前国内普遍采用减法计算的“内扣法”。
目前,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所有基金都采用“外扣法”。
两者计算的结果差别不大,但采用“外扣法”后,投资者获得的基金份额增加了,相当于降低了基金的实际申购费率。
内扣法和外扣法的差异
内扣法 |
外扣法 |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当日基金份额净值 |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 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 |
举个例子,在同样1%的申购费率、T日(申购当日)基金份额为1元的情况下,申购1万元基金。
内扣法下:
申购费用=10000×1%=100元
净申购金额=10000-100=9900元
申购份额=9900÷1=9900份
外扣法下:
净申购金额=10000÷(1+1%)=9900.990元
申购份额=9900.990÷1=9900.990份
“外扣法”下申购的金额和份额比“内扣法”法下的金额和份额多出0.99元(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金的申购是按照未知价来成交的,赎回也一样。